精密CNC加工 Chinesechinese EnglishEnglish
产品展示
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东莞CNC加工完成后有哪些检查精度质量要求?


​东莞CNC加工(计算机数控加工)的精度和质量直接决定工件的装配性能和使用可靠性,加工完成后需通过系统性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。以下是关键的精度质量检查要求,涵盖尺寸精度、形位公差、表面质量等核心维度:
东莞CNC加工
一、尺寸精度检查:确保关键尺寸符合设计公差
尺寸精度是工件最基础的质量指标,需针对图纸标注的关键尺寸(Critical Dimension) 和一般尺寸进行逐项检测:
线性尺寸
检测对象:长度、宽度、高度、孔径、槽深、台阶厚度等(如轴径 φ20±0.01mm、孔深 30+0.02/-0mm)。
检测工具:
普通尺寸(公差≥±0.05mm):游标卡尺(精度 0.02mm)、千分尺(精度 0.001mm);
精密尺寸(公差<±0.05mm):数显千分尺、高度规(配合大理石平台)、二次元影像仪。
要求:实测值需在图纸标注的公差范围内,不允许超差(如上限或下限超出设计值),尤其需关注配合尺寸(如轴与孔的间隙 / 过盈量)。
角度尺寸
检测对象:斜面角度、两平面夹角(如 45°±0.1°、90°±0.05°)。
检测工具:万能角度尺(精度 2′)、角度块规(配合百分表)、三坐标测量仪(高精度角度)。
要求:角度偏差需控制在公差范围内,避免因角度超差导致装配干涉(如斜面配合间隙过大)。
螺纹尺寸
检测对象:螺纹直径(大径、中径)、螺距、牙型角(如 M10×1.5-6H 的内螺纹)。
检测工具:螺纹塞规 / 环规(通止规检测,“通规能过、止规不能过” 为合格)、螺纹千分尺(测中径)。
要求:螺纹需完整无断牙、乱牙,配合时无卡滞,中径偏差需符合公差等级(如 6H、6g)。
二、形位公差检查:控制几何形状与位置误差
形位公差(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)影响工件的装配精度和运动稳定性,需重点检查以下项目:
形状公差
直线度:检测平面或圆柱面的直线偏差(如导轨面直线度≤0.02mm/1000mm),用平尺配合百分表或激光干涉仪检测。
平面度:检测平面的平整程度(如模具型腔平面度≤0.01mm/500mm),用大理石平台配合百分表或平面度检测仪。
圆度 / 圆柱度:检测圆柱面的截面圆度(如轴类零件圆度≤0.005mm)和整体圆柱度,用圆度仪或三坐标测量仪。
要求:形状误差不得超过图纸标注的公差值(如 “○0.01” 表示圆度公差 0.01mm)。
位置公差
平行度:两平面或轴线的平行偏差(如盖板上下平面平行度≤0.03mm),用百分表在大理石平台上检测。
垂直度:两平面或轴线的垂直偏差(如孔与端面垂直度≤0.02mm/100mm),用直角尺配合百分表或三坐标测量。
同轴度:多段圆柱面的轴线重合度(如阶梯轴同轴度≤0.01mm),用 V 型块配合百分表或三坐标测量。
位置度:孔、槽等特征相对于基准的位置偏差(如阵列孔位置度≤±0.05mm),用坐标测量仪或检具(如定位销)检测。
要求:位置误差需在公差带内,尤其需注意基准的选择(与图纸标注的基准 A、B、C 一致)。
三、表面质量检查:确保表面粗糙度与完整性
表面质量影响工件的耐磨性、密封性和外观,检查内容包括:
表面粗糙度(Ra/Rz)
检测对象:加工面的微观不平度(如 Ra1.6μm、Ra3.2μm),粗加工面(如 Ra12.5μm)和精加工面(如 Ra0.8μm)需区分检测。
检测工具:粗糙度仪(接触式或光学式),直接在工件表面测量,记录 Ra 值(算术平均偏差)。
要求:实测 Ra 值需≤图纸标注值(如标注 “Ra3.2”,实测需≤3.2μm),密封面、摩擦面需严格控制(避免泄漏或过度磨损)。
表面缺陷
常见缺陷:划痕、碰伤、凹陷、气孔、裂纹、毛刺、锈蚀等。
检测方法:
目视检查(自然光或白光灯下,距离 30-50cm);
放大镜或显微镜(检查细微划痕,如精密零件表面不允许有>0.1mm 的划痕);
渗透探伤(检测表面裂纹,如高强度钢零件)。
要求:关键表面(如轴承位、密封面)不允许有任何缺陷;非关键表面的缺陷需在允许范围内(如划痕深度≤0.05mm,长度≤5mm)。
四、其他关键检查项
毛刺与锐边
所有加工面的边缘需去毛刺(尤其是通孔、槽口、台阶处),锐边需倒钝(如 C0.5mm 倒角),避免装配时划伤手部或其他零件。
检测方法:目视 + 手感(戴手套触摸边缘,无刺痛感)。
材料与硬度(如要求)
核对工件材质是否与图纸一致(如 45# 钢、铝合金 6061),必要时通过光谱分析仪检测成分。
若图纸要求热处理(如淬火、氮化),需用硬度计检测表面硬度(如 HRC45-50),确保符合性能要求。
批量一致性(批量生产时)
首件检测合格后,需随机抽取后续工件(如每 10 件抽 1 件)复查关键尺寸和形位公差,确保加工稳定性(偏差波动≤公差的 1/3)。
五、检测记录与判定标准
记录要求:所有检测数据需记录在《CNC 加工检验报告》中,包括尺寸实测值、公差范围、检测工具、检测人员等,关键尺寸需附检测图谱(如三坐标测量报告)。
合格判定:
所有尺寸、形位公差、表面质量均符合图纸要求(无超差项);
轻微缺陷(如非关键表面的细小划痕)不影响使用性能,经客户确认后可让步接收;
存在超差项或影响装配 / 性能的缺陷(如裂纹、螺纹止规通过),判定为不合格,需返工或报废。

[返回]   
qq客服在线客服